童声绘未来:同心同语,四海同声
时间:2025-08-29 08:57:30 来源:互联网 阅读:-
本文摘要:


通讯员 汤张羽 缪伟

2025年8月,清晨微风轻拂志愿者。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星火寻光”实践团积极响应“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号召,实践团成员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街头,开展普通话采访行动。采访行动如阳光,照亮乡村普通话普及之路。实践团通过互动调查、宣传手册分发与讲解和趣味游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普通话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播种下未来的种子。

筑梦语言桥梁,共筑同心一路

活动启动后,实践团成员首先面带微笑,以轻柔的语气向在场孩子们问好,主动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随后,成员们缓缓展开普通话宣传手册,结合手册内容向孩子们介绍普通话的魅力。过程中,孩子们眼眸明亮,满是好奇地向实践团成员提问:“普通话真能像搭桥一样,交到各地朋友吗?” 面对提问,实践团成员眼神温柔且坚定,轻声回应道:“普通话就是有这么神奇的力量!” 尽管孩子们对这番话似懂非懂,但从他们的眼神中,能清晰捕捉到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以及对跨地域交流、收获友谊的渴望。

图为实践团成员给孩子讲解什么是普通话。缪伟 供图

趣味学习发音,共探语言之路

为给孩子们的普通话探索之旅增添趣味,实践团成员带着孩子进入趣味发音环节,选取“怨怼”“叱咤”等易混词。孩子们有的惊讶发现自己曾混淆读音,有的则努力拼读,尝试读出标准发音。成员们耐心鼓励,慢慢地让孩子们体会到普通话的规范与魅力。随着标准读音的掌握,自豪的笑容在他们脸上绽放。孩子们反复练习,普通话的音符仿佛在这片沃土上欢快跳跃,带动着成员和孩子们沉浸在语言的韵律之中,享受这场充满挑战的发音冒险。

图为实践团成员进行易混发音字测试小游戏。缪伟 供图

编织文化纽带,连接四海一家

实践团成员们趁热打铁,组织了一场以“四海一家”为主题的成语接龙游戏。成员们首先开口:“我先来开个头——五湖四海,寓意着来自各地的朋友相聚在一起。”孩子们听后跃跃欲试,纷纷开始思考。“海纳百川!”稚嫩的童声一出,引起阵阵掌声,孩子的脸上满是自豪。有的孩子眉头紧锁,绞尽脑汁地思考,有的则兴奋地高声喊出答案,活动氛围热烈,此时此刻,孩子们用智慧编织出一条条文化的纽带,将彼此紧紧相连。

图为孩子们和实践团成员进行成语接龙挑战。王莉 供图

亲子共辨错字,共绘同心同语

活动接近尾声,实践团成员们意识到家长们被热闹的氛围吸引,便组织了一场“易错字检查”环节。家长与孩子协同合作,一同寻找错别字。起初稍显拘谨的家长在孩子们的感染下逐渐沉浸其中,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个字写得不对。”“众,是不是代表有很多个人一起?”孩子们认真的声音此起彼伏,实践团成员和家长们耐心倾听,时而纠正,时而给予鼓励的掌声和礼物奖励。孩子们与家长默契对视,仿佛在无声中许下未来约定——将与实践团成员们走在同心同语同行的路上。

图为孩子与家长共同辨别错别字。王莉 供图

播撒语言种子,点亮未来可能

此次普通话采访活动在孩子们充满活力的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孩子们不仅收获了友谊,增进了与家长的亲情,更在探索普通话的过程中发现了更加自信的自己。对于“星火寻光”的实践团成员而言,他们用“人与人,人与家,人与自我”的互动模式,让孩子们感受到普通话的文化的魅力。未来,实践团成员们将继续带着责任与担当,推广普通话,为乡村振兴播撒语言的种子。他们相信,同心同语,让爱与希望在语言的传承中延续,为孩子们的未来点亮更多可能。



(正文已结束)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