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缪伟 王莉 汤张羽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 “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 的决策部署,7 月 15 日,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星火寻光” 实践团走进湖北省白杨坪林区中心小学,开展了以 “夏‘语’润童心,推‘普’白杨坪” 为主题的推普活动。实践团成员们通过生动有趣的特色课堂,将普通话知识与互动体验相结合,为山区孩子们架起一座连通外界的 “语言桥梁”。
明定义:解码 “普通话” 的内涵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每天说的普通话,到底是什么样的语言吗?” 课堂上,实践团成员用童趣的提问开启了课程。借助图文并茂的教具和动画短片,实践团成员向孩子们清晰解读:“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哦。”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理解,实践团成员还展示了普通话水平等级标准:“像新闻里的主持人,要达到 97 分以上的一级甲等;我们的语文老师,至少要拿到二级甲等呢。” 当听到 “说好普通话也是一种‘超能力’” 时,孩子们纷纷瞪大了眼睛,好奇地比划着 “自己能达到哪个等级”。
图为孩子积极回答课前普通话小问题。供图 缪伟
溯根源:为何要让普通话 “通行”
“大家别客气,滚了就吃,吃了再滚!” 实践团成员们用情景剧演绎潮汕火锅宴的方言误会时,教室里爆发出阵阵笑声。紧接着,粤西领导把 “南海舰队” 说成 “南海烂队” 的趣闻,让孩子们捂着嘴乐的同时,也明白了方言差异可能造成的误解。“我们国家有很多方言,就像不同的‘密码’,如果没有通用的普通话,就像大家各说各的密码,很难听懂对方哦。” 实践团成员讲解 1982 年宪法中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的规定,“这可不是随便说说,是写在法律里的重要事呢。”
图为实践团给孩子们的问答小课堂。供图 王莉
趣互动:在 “大考验” 中玩转普通话
“‘好色之涂’的‘涂’错啦,应该是‘徒’!” 三年级的李同学举着小手抢答,在实践团成员递来的小五角星鼓励下,更起劲地参与 “找错别字” 游戏。从街头广告里的 “贤机良母”(贤妻良母),到网络用语里的 “蛋定”(淡定),孩子们在纠错比拼中,悄悄把规范用字记在了心里。歇后语和字谜环节更是热闹非凡。“小葱拌豆腐 ——”“一清二白!”“‘主动一点’打一字?”“是‘玉’!” 孩子们此起彼伏的回答声里,藏着对汉语韵律的天然敏感。而绕口令挑战赛中,“张伯伯买饽饽”“牛郎恋刘娘” 的拗口句子,在实践团成员带领下反复练习,从磕磕绊绊到逐渐流畅,教室里满是欢快的掌声。
图为孩子们积极抢答问题。供图 何晴晴
品文化:从诗朗诵中感受语言之美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实践团成员轻声朗诵徐志摩的《偶然》,孩子们仰着小脸,眼睛里闪着光。随后,他们分成小组,用稚嫩却认真的声音朗诵郑愁予的《错误》和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实践团成员还特意引导孩子们用普通话描述家乡的丹江口水库:“我们的家乡山清水秀,学好普通话,就能把这些美景讲给全国的小朋友听啦。” 孩子们的朗诵声里,多了几分对家乡的自豪。
图为孩子们阅读散文。供图 缪伟
向未来: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对林区的孩子来说,普通话是打开外界大门的钥匙。” 实践团带队老师说,这次活动不仅是教孩子们说普通话,更想让他们知道,“学好普通话,能更好地学习知识、走出大山,也能把家乡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活动结束时,孩子们用刚学会的标准普通话写下心愿:“我要学好普通话,带爸爸妈妈去看大世界!” 据悉,星火寻光实践团还将通过线上辅导、寄送学习资料等方式,持续为这里的孩子提供帮助。正如实践团成员们所说:“我们是星火,愿用普通话为孩子们照亮通往未来的路,让他们带着家乡的故事,飞向更远的地方。”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合照。供图 何晴晴
(正文已结束)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