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沉医海・大爱永传:陈霞基金会缅怀陆道培院士
时间:2025-04-05 08:40:02 来源:互联网 阅读:-
本文摘要:

2025年4月2日16时58分,中国共产党党员、农工民主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血液病学与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的泰斗陆道培,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溘然长逝。这一噩耗传来,无数曾受惠于他的患者、医学界同仁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都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之中。

在此,陈霞基金会沉痛悼念,深切缅怀陆道培院士!

中国共产党党员、农工民主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血液病学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委、政协第九届北京市委员会副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原内科主任,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创始所长陆道培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2日16时5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有生之年我一定要攻克血液病”

——“亚洲骨髓移植之父”陆道培

陆道培院士1931年10月30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1955年,从中南同济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毕业后,他便将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血液病治疗事业。从创立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到发起创建中华骨髓库,再到建成国内首家脐带血库,陆道培院士以开拓者的姿态,引领中国血液病治疗领域从蹒跚起步走向世界前沿。在医学成就上,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1964年,完成国内首例异体同基因骨髓移植;1981年,完成国内首例HLA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2002年,提出“GIAC方案”,突破半相合移植技术瓶颈。凭借卓越贡献,陆道培院士收获多项荣誉,享有“亚洲骨髓移植之父”的盛誉。

中国工程院院士、亚洲造血干细胞移植之父 陆道培先生生前

陆道培的手术让当时的血液学人意识到骨髓移植对于血液病患者的重要意义。但在骨髓移植手术的进一步探索中,移植供体难寻始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

于诸多蒙陆道培院士恩泽之生命里,陈霞之事,尤为感人肺腑。2000年9月,方及弱冠之年之陈霞,遭无情病魔——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拖入暗夜深渊。其体热绵延不止,鼻血频作,一纸诊书,令她与其家人之世界,瞬间倾颓,生命垂危,旦夕可虑。

2001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一届主任委员吴德沛在血液科病房第一次见到了患者陈霞。年仅20岁的她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病情已经恶化到只有骨髓移植一条路可走。

2001年4月,经过多方不懈努力,台湾慈济骨髓捐赠中心成功为陈霞找到完全相配的供者,并且对方愿意捐献骨髓。陈霞至今还能回忆起她接到吴德沛电话时的激动情绪。“我的印象是很深的,当时吴主任给我打电话,他说陈霞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说你的这个骨髓找到了,是漂洋过海来的,当时我是真的很开心。”陈霞默默许下心愿,“如果我有一天能移植成功,我一定会回来帮助我的病友们。”

2001年6月13日,这份来之不易的造血干细胞,从中国台湾的花莲出发,途经台北、香港、上海,最终抵达苏州的移植层流净化病房,移植到陈霞的身体。在两岸人民的瞩目之中,移植手术顺利完成。相关报道最终被命名为《生命20小时》,成为了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历史上里程碑式的案例。

台湾慈济骨髓捐赠中心骨髓送达医院交接仪式

2001年的7月13日,陈霞在病房看电视,电视中传来中国申奥成功的消息,电视机里的人们都激动地拥抱着哭泣。陈霞也止不住泪流满面,“那天就是我的重生”。

陈霞遵守了当年自己许下的诺言,在康复后回到苏州,创办了苏州陈霞爱心基金会,为血液病患者和家属提供公益服务。

陈霞与她的团队

生死契阔,感恩无尽,陈霞追思陆道培院士:往昔救治之恩重如泰山,如今音容虽杳,怀念却如潮涌,愿您安息,一路走好!

——陈霞泪敬!

2025.4.2

医者慈怀:苏城髓植绽生机

绝境之中,希望的曙光悄然降临。在爱心人士的努力下,海峡对岸的台湾传来了好消息:找到了与陈霞匹配的骨髓。而在这背后,陆道培院士发挥了关键作用。陈霞的主治医生吴德沛教授,紧急向恩师陆道培院士求助。陆院士毫不犹豫,亲自抽取陈霞的血样,精心制作病情档案,第一时间转至台湾慈济骨髓捐赠中心。

2001年6月13日,台湾同胞所捐骨髓,历经辗转,终抵苏州。陆道培院士放下手头繁忙的工作,千里迢迢从北京赶赴苏州,现场指导江苏省首例非亲缘异体骨髓移植手术。为确保手术万无一失,他两次为陈霞会诊,与吴德沛教授反复推敲治疗方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都制定了详细预案。最终,这场备受瞩目的生命接力取得圆满成功,陈霞成为大陆首例接受台湾骨髓配对并移植成功的患者。那一刻,手术室外,亲人和医护人员激动得热泪盈眶,生命的奇迹,在陆道培院士和吴德沛教授的妙手之下,绚烂绽放。

结草衔恩:济世善途感恩启

重获新生的陈霞,始终铭记着陆道培院士和吴德沛教授的救命之恩。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她踏上了公益慈善之路。陈霞将自己在病中的经历写成病中日记《生命如此美丽》,希望借此给其他患者带去力量。她身体力行为慈善事业奔走呼吁,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给予她的第二次生命。救助与病魔苦斗之患者,践行“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

陆道培院士(生前)翻看《生命如此美丽》一书

善举昭昭:慈心广布惠病黎

2016年,陈霞创“陈霞爱心营养厨房”,为血液病患者家属免费供炊,助病友治疗期间得营养之援。同年,陈霞公益网正式成立,为更多血液科患者提供服务。随后,陈霞又牵头建立了抗白血病爱心厨房、陈霞爱心服务站、陈霞爱心义工队以及苏州陈霞爱心慈善基金会,于医、食、住、行诸方面,为血液病患者及家属提供周全之助,使其能尊严生活,真乃“善举如虹贯日,慈心暖彻病黎”!

陈霞爱心营养厨房

恩师训勉:善途明烛引前行

2020年11月19日,陈霞专程来到北京陆道培医院,拜会陆道培院士。陆院士对陈霞及其创办之基金会所行善举赞誉有加,且勉励其持续为血液病患者服务。陆院士之言,仿若明灯,照亮陈霞慈善前行之路,恰似“师恩如烛照慈途,砥砺前行不停步”!

聆听陆道培院士(生前)孜孜教诲

承志继善:大爱情怀永赓续

今陆道培院士虽已驾鹤西去,但其对陈霞之谆谆教诲,仍萦绕耳畔:“无论何时,自身康健,方能助人。”惊闻陆道培院士辞世,陈霞悲痛万分,称:“陆爷爷乃我再生父母,不仅赐我二次生命,更一路激励我投身慈善。其一生奉献血液病学与造血干细胞移植事业,拯救无数如我之人。我定承陆爷爷所予重生之机,坚守慈善之路,传承其医者仁心与大爱情怀,为更多血液病患者送去希望。”诚如“恩师遗志心中刻,大爱传承永不绝”!

陆道培院士之逝,实乃我国医界、学界与科学界之巨殇。然其所遗珍贵“瑰宝”,诸如悉心培育之诸多贤才,创立之医疗集团,以及其无私奉献、救死扶伤之崇高精神,犹若熠熠星辰,恒照血液病治疗之漫漫征途。陈霞亦将怀此重生之望,于慈善之道,奋然前行,续写生命之华彩篇章,以慰陆道培院士之英灵。

院士溘然长逝,沉痛缅怀!公之勋业昭昭,必永铭青史;公之盛德遗范,定恒驻人心!

致敬,陆院士!一路走好!


声明:此文部分内容、照片来源于相关媒体报道。


(正文已结束)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