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统摄“法律明白人”制度在江苏省乡村地区的实施模式,南京师范大学芳茂林队自7月1日起于江苏省内十二市开展为期45天的实践活动,调查江苏省对《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规范(试行)》政策的实施情况。队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搜集各市实施“法律明白人”制度信息,观察“法律明白人”在化解群众纠纷、普及法律知识、促进乡村建设等方面的作用。至8月15日,实践活动已圆满收官。
(图1)图1 7月28日 南通市海安市城东镇刘缺村 调查员携队旗与法律明白人在党群服务中心前合影
在前期线上调研期间,团队借助各市县(区)政府官网资料存档了解各市及其下辖区、县、镇“法律明白人”制度实施状况,归纳整理出各地“法律明白人”推行优势与劣势,为之后的线下实地调研做了充分准备。
(图2)图2 队员从淮安市人民政府官网查阅的关于“法律明白人”的政策信息
7月末,16名队员奔赴乡村一线,展开实地调研,通过近距离观察“法律明白人”的实际工作流程,并通过将“法律明白人”的采访与前期政策研究成果相结合,探索制度运行机制。通过与村委负责人和村民的访谈,直观感受“法律明白人”制度为群众日常生活与乡村法治建设带来的变化。此外,队员还学习了各地司法局培养“法律明白人”的经验与推进乡村法制建设的总体规划。采访期间,队员们的礼貌谦恭与细致求问,受到各地司法局与村委村民的热情解答与积极配合,并得到了高度肯定。
(图3)图3 7月27日 南京市高淳区砖墙镇 调查员正在采访村支书
在此期间,队员共前往江苏省12个地市,发放6种调查问卷,共采访14位村委负责人,68名村民与15位“法律明白人”,还采访了6位当地司法局负责人。队员们表示,本次实践活动视野宽阔渗透基层,体察紧系民生实事,意义宽广而深远。他们的线上宣传技能突飞猛进,线下采访工作收获良多,社交能力也大幅增强。
(图4)图4 7月26日 泰州市新桥镇 队员正在观摩村内部组织的“法律明白人”
在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后,队员发现,12市有关“法律明白人”的政策响应总体较好,“法律明白人”充分参与乡村法治建设与民事纠纷调解。他们的存在,大大提升了村民的法制意识,使村民在遇到矛盾纠纷时能第一时间想到用法律途径解决。不过,少数一些地方还存在着宣传力度不足,以及“法律明白人”考核标准不够完善,奖励机制未达预期效果的现象。
调研期间,一些地方的事例令队员们难忘。在南京高淳,队员被当地“法律明白人”公平公开的选举过程,以及村委与“法律明白人”身为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所打动,当地村民的法制意识也因他们而大大提高。在宿迁,当地采用“小溪”宣传形式,不搞集中大水漫灌,力图从日常生活出发,用大家接受的形式宣传法律知识。在徐州,“法律明白人”与当地网格员和乡贤通力合作,共同促进村民纠纷的解决。在淮安,当地着眼妇女权益,积极进行反家暴等妇女维权相关法规的普及宣传。
同时,队员在访谈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部分地区“法律明白人”所接受的培训较少,村民配合不甚积极,当地“法律明白人”坦言,“工作没有社区做得好”。
(图5)队员制作的采访提纲
8月上旬,队员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对调研所得信息进行归纳梳理,并分工撰写调研报告。报告对调研背景、目的意义、方案设计以及相关政策文献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根据调研所得材料进行数据分析和经验访谈分析,初步总结出法律明白人制度推行现状,法律明白人的职能作用及制度推行中的新发展等方面。此外,报告还对制度推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诸如形式化现象、责任分工体系分流不够明确、激励保障不够充分、意见反馈渠道、清退机制不够完善、人才资源不够充足、考核体系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队员们在材料分析以及报告撰写过程中,对乡村法制建设以及“法律明白人”的职能与重要性产生了深刻认识,并提升了专业化写作与学术化思维能力。同时,出于反哺乡村,回报社会的赤诚之心,队员还向司法局有关负责人员递交建议书,并收获了良好反馈。
(图6)图6 队员对线下收集的材料进行编码处理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不仅锻炼了队员们的个人能力,同时也给予了当代青年大学生接触乡村,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宝贵机会。
(文 | 赵冉、陈芝蓉、孙晴、何梓源 图 | 陈芝蓉、李怡然、栾颖、韩舒蕊)
(正文已结束)
推荐阅读:旗龙网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