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人类的未来和希望,我国自1992年加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20余年来,先后颁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22)》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2~2022)》,并把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是振兴国家和民族的需要,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接班人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 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在此背景下,苏州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携手朝阳实践团队以走访、调查问卷、访谈、录像等形式开展了“关注儿童权益,呵护成长之路”的主题实践活动。
深入当地妇联及社区,了解儿童权益现状
为了深度了解苏州市儿童权益保护现状,2021年7月22日印延杉、吴辰阳、张佳雯三位实践团队队员前往了苏州市妇联,与苏州妇联工作人员进行了初步交流,了解当地的儿童权益保护情况,团队了解到在新生育政策实施以来,苏州市近几年关于儿童权益保护方面工作开展顺利,但也依旧存在不足。
2022年7月26日,团队来到习儿清艺术培训中心,与该机构的方老师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在对方老师的采访中,她告诉实践团的成员们“儿童是我们国家的未来,中华民族的希望,切实保障儿童权益对促进他们更好地成长至关重要。”在探讨儿童的权益保护过程中,方老师也着重强调了儿童的审美教育,“艺术教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儿童感知美,认识美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有利于实现儿童的全面发展。
开展社区线下活动,筑牢儿童权益保护意识
为深入了解目前关于儿童权益保护的具体情况,团队经过讨论决定走入社区,走进孩子们的生活中。2022年7月31日,携手朝阳团队生参加了由溧阳市馨爱儿童妇女儿童中心开展的“花蕾护航,儿童保护”志愿活动。此次实践活动分为感受艺术之美与探索颜色之美两个部分。活动开始前,由团队成员张佳雯带领孩子们做一些热身运动,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们认识了解彼此,从而有效地提高孩子们的积极度;活动中,团队成员汪明霞通过演示操作教会孩子们好看的颜色搭配,随后孩子们根据个人喜好调配出属于自己的流体熊,让孩子们在整个创作过程中,通过观察颜色混合后的色彩纹理,获得视觉上的色彩享受和体验,感受艺术之美。最后,家长带领孩子围圈席地而坐,与团队成员们深入探讨如何理解孩子们的内心,读懂儿童并在家庭教育中引导孩子感知无处不在的艺术,利用身边的人和事为孩子创造“发现美、创造美”的美育课堂。
落实儿童权益保护,促进新时代生育政策落实
由此看来,对儿童权益的保护如果想得到较为有效的响应来改善当前的人口老龄化情况,国家应从各个方面,如教育、就业、机构设置等方面解决民众的后顾之忧,了解民众需求,提供更好的福利政策。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而是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推出了“二孩政策”“三孩政策”这一系列计划新生育政策。基于新生育政策的发展,对于儿童权益的保护的探索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支持、保护儿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进而为儿童权益保护提出合理意见。
通过走访调研,团队成员更加深入的了解了群众对于儿童权益保护问题、生育政策的认知情况,更加清晰的认识到此次实践活动的深层意义。通过社会实践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进一步丰富专业知识,保护支持儿童。
(正文已结束)
推荐阅读:旗龙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