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3月,中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了,她像一缕缕春风,吹拂着神州大地的勃勃生机,伴随着即将到来改革开放大潮,走进了我们的校园。
①1978年3月18-31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
话得从1977年12月的高考说起。笔者所在的学校李老师参加高考并被师范专科学院录取。
李老师,是1966届的“老三届”高中毕业生,回村干的民办教师。
从1949年——1977年的二十八年间,我们村里破了天荒,考出了第一名大学生。
②河南省高考数学试题
笔者和李老师是搭档,他任初中化学课,笔者教语文,当班主任。说句实在的,笔者舍不得他走,学生们也舍不得他走。笔者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笔者舍不得他走,一是情感上,不愿意;二是笔者所教的是毕业班,换谁来接替他,心里没底。
李老师被大学录取,在学校就像爆炸了颗原子弹,反响极大。不仅如此,他还为学生们树立一个崇拜的偶像!
原来学校有一个“勤工俭学”项目,三十亩地的桑园,养蚕。学生们除了上课,还要安排一定时间采桑和喂蚕。
尽管1977年,李老师参加高考,但是老师们和学生们,却没有看见李老师请过一次假。
正是李老师走了后,班里的学生们,就都不愿意去参加劳动了,都趴在桌子上,下课出来闹玩的少了很多!
③1974年4月,邓小平接见出席全国科学大会的青年数学家。
学生们的表现,应验了一句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这一时期学生们的课堂纪律,可以说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旷课、迟到,胡打乱闹,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少之又少!
此时,笔者的心里就像喝了蜜一样,更像一股暖煦的春风吹荡着自己的心房,觉得浑身有一股使不完的劲。
寒假我们毕业班推迟一周放假,节后提前一周到学校,晚自习从45分钟增加到一个小时,毕业班的师生们“拼了”!
那时候,还没有“模拟考试”这一说,拼的结果,当然也是显而易见的。
很快,中考开始了,笔者和另一名老师带领两个毕业班的学生去考点、看试场,安排食宿,忙的不亦乐乎。
考试那三天,学生进了考场,笔者考场外,内心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中考成绩出来了,各校,各班录取名单出来了,通知书分送到了学校。笔者所教的一班,被高中录取19人,中专录取1人,班里39个人,升学率超过50% 。笔者那颗悬着的心,总算放在肚子里了。
④1978年,万里在安徽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学生合影。
三个公社,近三十所初中(村办),不足3000名考生,而高中招生只有220名。
因此,笔者做了十四年的“毕业班专业户”。
1992年,按照上级规划,学校调整布局,笔者所在初中撤并到新的学校,继续着“孩子王”的事业。
(正文已结束)
推荐阅读:梦妆时尚网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